家用电脑选购常见误区分析 - 网站名称
欢迎访问范文狗范文大全网!

家用电脑选购常见误区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面对家用PC众多的“参数”、“配置”,可能初涉电脑的您或许会觉得十分头疼,上网狂补一回电脑知识之后,心里终于有了底,对家用PC 也有了一些了解。这时的您,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学成”了。事实上,JS 们往往最喜欢的就是懂一些,但又不是十分内行的顾客,为什么呢?待本人向您慢慢道来。

  一般来讲,多数用户在选购PC 的时候 最关注的就是价格,这本无可厚非。谁都知道价高的东东意味着品质要好得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掏出1w甚至2w 来购买一台顶级的品牌机,绝大多数人购买的还是4000-6000元级别的PC 。事实上对于PC 这种升级换代迅速的产品,消费者的确没有必要为了提前几个月尝试厂商的新品而掏出大把的银子,除非你钱多的花不完,所谓“够用就好”。这样,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消费者 就不得不在高频处理器、高性能显卡、大容量硬盘、大屏幕液晶等等高配置零件当中决定取舍,以节约成本。但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那么“懂行”。因而,对电脑稍有了解但又不十分内行的消费者往往会被JS 大肆蛊惑,转而购买利润相对较高的高价机型,使用之后才明白,自己花高价购买到手的PC 性能并不比平价机型高出太多;而对PC 什么都不懂的用户往往只注意比较外观和价格,对JS 关于电脑采用的先进技术、优越性能的“忽悠”并不怎么感冒。因而,往往被JS 怂恿着购买了高价的高端机型而大大超出预算的朋友,往往都是对PC 有一些了解,却又不十分在行的人。

  好了,接下来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具体到实际购买当中,各位初学者容易出现的误区。

  双核CPU 性能一定比单核好?

  在过去的2005年,“双核”绝对算得上是PC 界的一个热点关键词。过去的一年,两大个人电脑微处理器芯片生产商INTEL 和AMD 在双核方面,可谓是你方唱罢我方唱。双核CPU 也由刚开始的价高和寡逐步走下神坛。特别是INTEL ,甚至宣布在2006年将全线出击,力推双核处理器。那么,是双核处理器就一定比单核处理器性能强大么?

  简而言之,双核处理器就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功能相同的处理器核心。换句话说,将两个处理器物理核心整合到一个内核中。这必然带来处理器两个核心之间的任务协同、数据交换、争抢缓存通道等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处理器厂商本来是想绕开双核,通过提升单个核心的架构和频率来提升性能的,无奈INTEL 的奔腾4 超过3.0G 时,功耗就已经近百瓦,个别高频型号比如奔腾4 670 设计功耗更是高达115W ,比得上一个微型电炉了!照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CPU 表面就会像太阳表面一样热了;竞争对手AMD 也遇到了同样的瓶颈,FX57 功耗也已经过百,并且在频率的提升方面步履蹒跚。于是两家处理器厂商不约而同的都想到了双核心(多核心),调整发展计划,寄希望于通过这个的设计来增加处理器的性能及功能。

  现在,很多卖场里的伙计都喜欢将双核CPU 说成是“相当于两个CPU ”,然而,事实上双核处理器的性能远未达到像小学数学计算那样 1+1=2的水平。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首先,一个硬件性能的完全发挥对软件的依赖程度相当之大。这就是为什么在七年前发布的PS2 上,很多游戏可以健步如飞,画面绚丽夺目;而在同年代的主流配置PC 上,同样游戏的PC 版本运行起来十分困难。PS2 的配置是已经定在那里的,所有的游戏开发商都必须针对这个配置,优化程序代码,以达到最佳运行效果;而PC 由于不断的更新换代,软件厂商根本就没有时间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硬件配置优化代码,因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硬件浪费”。与此相同,双核CPU 也是一个全新的硬件,要想完全发挥其优势,就必须采用与之匹配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线程程序。操作系统方面,目前的主流Windows XP 操作系统和Windows Sever 服务器系统都支持多任务多线程的操作,可以提供对多核心CPU 良好的支持;但在应用软件方面,特别是游戏软件方面,目前还是单线程的居多。虽然在两大处理器厂商的大力倡导下,在微软的强力推动下,很多最新发布的软件都有了多线程版本。但一年半载之内,双核CPU 的优势还是会因为缺乏多线程软件而不能完全体现出来;而一年之后,可能奔腾4 、速龙64 都出来4核的了,双核心的赛扬、闪龙也都出来了,到那时再出手升级无疑会节省大笔银子而且可以得到更好的产品!

  其次,由于控制发热量的需要,两大处理器厂商的双核处理器相比其单核产品都降低了主频,导致其在性能提升方面大打折扣。比如目前Intel在个人PC 领域最强的双核奔腾D 840 的核心频率也不过是3.2GHz 而已,而早在三年前,Intel 的奔腾4 主频就已经达到3.2G 了!更低端的双核奔腾D 805更是“严重缩水”,频率只有2.66G ;前端总线与低端的单核赛扬D 相同,只有533MHz 。这必将导致CPU 两个物理核心争抢本来就不宽裕的内存带宽,造成系统性能降低。AMD 方面也是类似,顶级的Athlon64 x2 4800+ 频率也比频率最高的单核FX57 低400MHz ,而且价格高得吓人。即使是低端的Athlon64 x2 3800+ 也要卖到近2000元,更不用说顶级的Athlon64 x2 4800+ 近万元的天价!

  再次,PC 的整机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遵循着“木桶原理”,哪一部分出现了“短板”,都会导致总体性能的降低。而目前个人PC 的瓶颈绝对不是以数GHz 的频率运行的CPU 。因而,单纯将CPU 由单核的换为双核并不会让使用者感受到明显的速度提升。

  总之,双核CPU 只不过在多任务、多线程的环境下才有一些性能的优势;而像传统的3D 游戏这样的单线程程序,双核CPU实际表现远不如高频的顶级单核CPU 。因而,倘若您平时喜欢同时开N个网页+N个BT下载,然后玩WOW 游戏,并且您不在乎昂贵的价格,那么双核PC 绝对适合您;倘若您囊中羞涩,或者您是超级游戏发烧友,选择采用了高主频单核CPU 的台式机才是明智的。

  DDR2内存一定比DDR 好?

  以往购买PC ,内存方面我们只需要注意一下容量是256M 的还是512M 的即可,实际的DDR工作频率对实际性能的影响并不是太大。而如今电脑城的伙计非要推荐采用了DDR2 内存的PC 。说是新一代的内存技术,频率达到了533MHz ,甚至更高的667MHz、800MHz,比起DDR 的400MHz 的运行频率,数字上似乎有着很大优势,但实际性能到底如何呢?

  DDR2内存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内存电压比DDR 低,内存频率却高得多,而且频率提升相对容易;但由于采用了与DDR 不同的技术,DDR2 内存的存取延迟大幅增加。由此带来的内存性能损失导致采用了同频DDR2 的内存性能明显不如DDR 。DDR2 的高存取延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了内存频率上升带来的带宽提高。这也是为何在多数应用当中,并不能体会到DDR2 533 MHz的内存相比DDR 400MHz 性能 有什么提升的原因。而台式机上的DDR2 400 内存简直如同垃圾,频率没有比DDR400 更快,高延迟却导致性能不如 DDR400 ;但用在笔记本上就不同了,对于笔记本来说,更低的内存电压带来更少的发热量,更省电,这对笔记本来说可是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上采用了DDR2 内存的PC 都是基于Intel 处理器架构的,而且多数是运行于533MHz ,性能并没有多少提升;个别发烧机型上采用的667MHz 的DDR2 内存才是真正的“高端内存”。AMD 的处理器由于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在处理器片内,除非更换处理器接口,否则无法实现对DDR2 内存的支持。来自AMD 的最新消息称:全新的SOKET M2 接口处理器即将推出,到时则可实现对DDR2 内存的支持。此前AMD 曾公开对媒体表示:低频DDR2 533 内存的高延迟将导致AMD 处理器架构性能的“倒退”,因而AMD 架构上的DDR2 内存极有可能从更高频率的667MHz 起跳。

  因此,除非是采用了高频的800MHz、667MHz 的DDR2 内存机型(这样的PC 国内品牌机市场十分少见),否则其他DDR2 内存在速度上并没有多大优势。挑选PC时,我们不必管它是采用了DDR400 还是DDR2 533内存, 反正速度也差不了多少,只要不是DDR2 400 ,我们一律只看容量即可。

  串口SATA硬盘相比并口ATA性能提升真有那么明显?

  目前,多数品牌机都采用了串口硬盘,但市场上依然还有一些采用了ATA 并口硬盘的机型。事实真如网上所流传的,串口SATA硬盘性能比并口ATA 硬盘高很多么?

  其实不然。SATA就是Serial ATA ,即串行硬盘,与PATA,Parallel ATA 并口硬盘相对。目前多数硬盘采用的接口为SATA1.0,理论接口传输速率为150MB/S,少数高端产品采用SATA2.0接口,理论接口传输速率为300MB/S,;而ATA 硬盘多数为ATA 133 的,硬盘外部传输速率为133MB/S。倘若简单从数据上看,SATA接口硬盘性能要明显强于ATA 接口硬盘,然而,相同容量相同转速、相同缓存、不同接口的硬盘评测数据表明,两者之间的性能差距表现十分微小。这是因为,目前一般PC 用硬盘的内部持续传输速度只有80MB/S ,ATA 133 接口133MB/S的外部传输速度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要,SATA1.0 150MB/S 更快的外部接口速率只不过突发传输性能略有提升而已。

  因而,并不是ATA 接口的硬盘都是鸡肋,影响硬盘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单碟容量(即存储密度)、硬盘转速、磁盘缓存,因而,倘若有硬盘采用了8M 的缓存,单碟125G 容量,那么其性能比2M 缓存单碟80G 的要强得多,而跟其采用了何种外部接口关系不大!

  显卡的性能是由显存容量决定的?

  目前很多PC 卖场里的海报都只标明采用了多少M显存的独立显卡。其他一概不标,很多专卖店里的伙计也说不清显卡具体采用了具体何种显示芯片,核心/显存的运行频率是多少, 他们往往会反复地强调这是一款256M 显存的独立显卡云云,听起来好像是比起128M 显存的显卡性能翻了一倍?那么,显卡的性能到底和显存容量有多大关系呢?

  如今,NVADIA、ATI 两大显示芯片巨头可谓是你争我夺好不热闹!几年时间,从8管线、12管线、到现在的16管线,规格不断提升,频率也不断增长;性能更是突飞猛进。芯片性能的不断增长对显存提出了更 高要求,不单容量要大,频率、位宽也一个都不能少。以显存容量来衡量显卡好坏最初始于TNT 时代,在那时,显存颗粒十分昂贵,能标配32M 显存的卡基本上都会采用当时的高端芯片,3D 性能强劲;虽然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显卡的主要成本回到了显示核心上,但很多商家和消费者依然还停留在以显存容量论显卡好坏的“老传统”上,不信你去二手市场购买显卡,老板第一句话就会问你:“要多大的?32M 还是64M 的?”

  然而,目前的主流高端显卡已经达到256M甚至512M 的显存容量,中低端卡大多也配备了128M 的显存,只有极少数低端卡还停留在64M 的阶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显存的容量早已不是显卡性能的瓶颈。目前的显卡各项指标对于实际性能的影响排序大致是这样的:

  显示核心类型(管线数量、顶点着色引擎数量) 〉 核心运行频率 〉显存位宽 〉显存运行频率 〉显存容量

  因此,显存容量绝对不是衡量显卡性能的唯一指标,比如国内某品牌机的低端产品配置单上标明采用了显存高达256M 的S8 显卡,也许个别消费者会觉得这比只有16M 显存的6200TC 显卡要好上十倍。但事实上,他们两者在游戏当中的实际性能表现十分接近,在显卡驱动程序和游戏的兼容性方面,6200TC 甚至还要略胜一筹!因此,过分关注显存容量而忽略了其他,显然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延迟小,就是好液晶?

  在液晶显示器的选购上,很多厂家商家都会反复地强调一个参数:那就是延迟时间。其他参数一率放在次要位置介绍,莫非液晶显示器的好坏靠一个显示延迟就能说明得了?显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很多商家反复强调的显示延迟问题确实曾严重困扰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和应用,科技的进步让低延迟的液晶面板成为了可能。但液晶的厂家和商家却延续了对于延迟问题的强烈关注。可谓“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啊!但是目前的主流液晶显示延迟已经达到8ms (8ms响应速度,每秒画面可达125桢),高端产品灰阶响应甚至达到1MS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继续强调液晶的显示延迟是不是有一些“矫枉过正”?事实上,影响液晶显示效果的因素决不仅仅是延迟时间这么简单。

  大家知道,液晶显示器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控制液晶面板夹层当中每一个“晶格”的电位情况,来控制每一个晶格所代表的像素的透光量,间接控制整体画面的亮度、色彩。由于是采用灯管照明的方式提供亮度,因而比起传统CRT 显示器,液晶的整体亮度均匀性、色彩饱和度方面要差一些。一般来说,亮度均匀性能达到90% 以上的面板就已经是不错的面板了!色彩饱和度更是液晶的传统弱项。除作图用的专业高端液晶之外,多数液晶显示器只能显示到16位增强色。专业高端液晶显示器由于采用了特殊的技术,可以达到接近24位真彩色的效果,但几万元人民币的售价高得吓人,显然无法普及!而传统CRT 却可以轻易的显示24位真彩色!

  因此,可以这样预测,在液晶的“显示延迟争夺战”告一段落之后,下一阶段,厂家和商家将会把目光投向液晶的色彩方面,转而进行“真彩之争”。因而,液晶显示器的延迟时间在8MS 以下已经足矣,消费者更应该多关心一下液晶的亮度、对比度、亮度均匀性、色彩饱和度等等更切合实际的指标。

  其实初学者购买PC 的误区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阐述了。总之,选购PC 时一定要睁大双眼,不要轻易的被店主片面强调的某些“性能参数”所蛊惑。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